看中医还是西医?分清病情不再纠结

2018-03-13 09:49:01来源:绵阳晚报编辑:张炼

    身体不舒服,该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在择医诊治的问题上,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过“选择困难症”。其实,在不同领域,中西医都有各自擅长的疗法,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在择医问题上就会更方便。

    这8种情况更适合看中医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以及中药、针灸、拔罐等治疗手段,已经帮助无数人减轻痛苦、消除疾病。

    那么,哪些情况适合看中医呢?

    ◎脾胃病

    如慢性胃炎、腹胀便溏等,这类疾病一般病程较长,机理比较复杂,中药的个体化治疗(一人一方)更贴近病情。

    中医认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药帮助调节脾胃升降,必要时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调节消化系统疾病。

    ◎过敏性疾病

    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一般属于免疫功能紊乱,免疫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给治疗也带来难度。

    中医跳出局部从整体来调节,认为过敏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邪气入侵造成的,治疗无非是辅助正气,排出邪气,简单治疗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感冒了不用治,治和不治都是七天痊愈”。这种说法到中医面前,似乎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因为如果用中药辨证治疗,可能一两天就会痊愈。咳嗽、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也适合中医治疗。

    ◎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属于激素分泌紊乱,如果单纯调节某种激素,不但不好掌控剂量,还容易引发体内一系列激素变化。

    中医从整体调节妇科也是一门强项。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大多是体内有瘀滞或血虚,采取疏肝补肾、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效果很好。

    ◎复杂慢性病

    如慢性肾炎、风湿病、中风后遗症等,中医通过辨证选方,喝汤药或扎针灸,效果不错,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也小。

    ◎非器质性疾病

    有些人平时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精力不足、头晕目眩、口臭、便秘、心情烦躁等症状,虽然精神上很不舒服,但却发现不了明显的器质性异常。这些也是中医擅长的领域,可以针对这些症状选药,做到提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颈椎病

    中医推拿理疗是治疗该病种的一大特色,配合中药调养,更有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推拿不当易造成危险,一定要选正规的中医医院,不能随便去不明底细的小诊所看病。

    ◎特发性脱发、斑秃

    这类疾病一般病因不明,西医不易治疗。中医从气血不足、脏腑虚损、痰湿瘀热等角度出发辨证治疗,有一定疗效。

    中医对调理慢性疾病及经过实践证明更适合中医治疗的疾病具有更优的疗效,而对于病情较为紧急的疾病,还是建议最好寻求西医的帮助。

    小提示:看中医6不要

    不要画浓妆;不要吃容易使舌苔染色的食物或药物;不要使用或食用气味浓烈的东西;

    不做剧烈运动;不要频繁更换医生;不要沿用过去的处方或别人的处方。

    这3种疾病可以选择先看西医

    如果是以下3种疾病,可以选择看西医:

    ◎眼科疾病西医更擅长眼部急重症、手术治疗。

    ◎口腔疾病西医牙科相关医疗器械完善,在口腔矫

    正和牙体疾病治疗等方面优势明显。一些口腔粘膜疾病比如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则可选择中医治疗。

    ◎急诊病人、手术病人

    急诊病人、手术病人需要尽快进行西医就诊,后期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计划。

    这些问题适合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信朋友们对中西医结合医院都不陌生。这是因为:有些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会更好哦!

    ◎肿瘤

    此类疾病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首选西医,明确疾病的性质及进展。

    西医在手术、放化疗方面的治疗效果确切,尤其是肿瘤早期,但手术及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与疗效呈正相关(即疗效越好,副作用越大),请根据专业医师的建议权衡利弊。

    而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药物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有积极作用。

    ◎心血管疾病

    西医在控制血压、改善血管梗阻方面有可靠的疗效证据。中医药主要在改善患者具体症状方面发挥作用,可配合治疗。

    (成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