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没喝对也可能致癌

2018-03-13 10:00:4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张炼

    都说人倒霉的时候连喝水都塞牙,据说人更更更“倒霉”的时候,喝水都可能得癌!这可不是吓你,你猜是为啥?真正答案是“热水”!

    这样喝热水真的会致癌

    喝热饮致癌,有两个前提:“大于65℃”和“经常喝”。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发布的一项报告中警告:“饮用65℃以上热饮有致癌风险”。这份评估报告发表在权威杂志《柳叶刀肿瘤学》上:在土耳其、南美洲国家以及中国,这些地区的人们习惯饮用65℃或70℃以上非常热的水、咖啡或茶,其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也随之升高。

    就这样,温度超过65℃的热饮,与高温油炸食品、油烟和备受争议的红肉一同站在了2A类致癌物(对人很可能致癌)的队伍里。

    接下来再说说,温度超过65℃的热饮是怎样引起食管癌的。

    我们的口腔和食管表面覆盖着娇嫩而脆弱的黏膜,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超过65℃便能烫伤黏膜。

    偶尔的烫伤还可以自我修复,但经常吃热烫食物的人,食管在反复损伤和修复的过程中,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会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就算不得癌,口腔溃疡、食管溃疡等问题也是避免不了的。

    经常“趁热吃”也会得癌

    “趁热吃”和“趁热喝”的致癌原理其实是一样的。

    传统的中国饮食,几乎以热食为主,冷盘多数都是餐前的点缀。热食可以增进食欲,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同时可使人兴奋,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尤其是天寒地冻时。

    但是,热食不等于“烫食”,过高的温度会烫伤人的口腔和食管。另外,食物太烫,在口腔存在时间缩短,没法细细咀嚼,刺激唾液分泌及与唾液混合都不充分,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饮食过烫,不论从一般饮食卫生还是防癌角度分析,都属于不良习惯,有食管贲门癌家族史者,更应及早纠正这种习惯。

    怎么预防?先放一放!

    当然,说了这么多,不是说以后“热饮”、“热食”都不能喝、不能吃了,主要是想提醒大家改善一些不健康的习惯,不喝过烫的饮品,等它降到适宜温度再喝。

    ◎不要吃太快

    吃得过快或咀嚼不充分,容易对食管黏膜造成伤害。建议每一口咀嚼不应低于20次,吃一顿饭的时间至少20分钟左右。

    ◎不要吃太糙

    经常吃比较粗糙和偏硬的食物,也容易损伤食管黏膜。建议平时应不吃或少吃烧饼、煎饼等比较粗糙和偏硬的食物。

    ◎少吃腌制食品

    常吃腌制食品,如腌菜、腊肉、腊肠等,会增加致癌风险。建议这些食物还是少吃为妙,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苏健)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