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醒】
南京天气逐渐转凉,秋燥来临,记者采访到江苏省老年病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营养科刘珊,为老年朋友们介绍如何健康饮水,赶走秋燥。
“喝水是最简单的养护身体的方式,对于老年人来说,足量饮水对促进健康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刘珊营养师介绍,30℃以下温开水为首选饮用水,少量多次,每次50~100mL,每天饮水量应不少于1500mL。
刘珊告诉记者,由于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下降,如果缺水就容易导致血液黏稠,从而增加患病风险,而这也是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在清晨发生脑卒中、心梗等疾病的原因。但对于有水肿、心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等疾病的患者,则应限制液体的摄入,遵从医嘱确定饮水标准量。
关于喝水,要避免这四个误区:
1、口渴时才喝水。等老年人感到口渴时,体内的水分已经开始丧失,这时就可能会出现心烦、少尿等身体不适的症状,因此,老年人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2、大量喝水。大量喝水(一次性饮水超过500ml),这不但会影响老年人的消化功能,还有可能增加心脏、肾脏负担。
3、不敢喝水。“如果因为害怕尿频、尿急等情况而不喝水,反而会因为身体内水分减少而导致血液黏稠,出现血脂升高等现象。
4、睡前喝水。老年人特别是有合并心、肾功能障碍的老人,夜间更应控制饮水量。睡前2小时左右饮用少量温开水,并避免剧烈的运动,睡前尽量排尿。 通讯员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