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父亲发布的一条视频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他的儿子因为吃葡萄过敏,嘴巴肿成了“嘟嘟嘴”。这位父亲表示,虽然心疼儿子,但是看到儿子的嘴巴还是忍不住想笑。
许多网友看了视频也都忍俊不禁。不过,有医生看了视频后急了,赶紧提醒大家重视水果过敏、副作用等问题。在专家看来,水果虽是好东西,但胡吃贪吃可能会适得其反。(摘编自《扬子晚报》《西安晚报》)
部分水果会引发过敏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医师栾立云说,吃葡萄肿成“嘟嘟嘴”,是由于过敏导致的血管性水肿。
生活中,由一些常见水果引起过敏的例子不少。栾立云说,草莓、芒果、菠萝等光敏感性水果有一个特点,在摄入体内后会增加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程度。一些人在吃完这些水果后晒太阳,有可能会导致日光性皮炎,出现全身红斑、丘疹等症状。也有一些人对桃子过敏,出现口腔内、嘴唇、口腔周围发红、肿胀、发痒的症状,少数人在吃完桃子后还会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栾立云提醒,生活中大家在吃水果时,一旦出现嘴角发红、瘙痒、起小疹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该水果;一旦出现周身皮疹、局部水肿、喉咙憋闷、全身无力等症状,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
有些病总不好,水果或是元凶
上海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董耀荣注意到,每到夏季,因为进食水果不当前来医院就诊的人不少。
比如,有人因为榴莲吃得太多,出现了喉咙疼痛、烦躁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榴莲虽是滋补果王,但并非人人适宜,尤其是阴虚体质(常表现为形体消瘦、两颧潮红、潮热盗汗、心烦易怒、皮肤干枯)的人不能多吃。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寒热之分,水果按其食物属性也有热性、寒性和中性之分。体质偏热的人应多吃寒性水果,体质偏寒的人要多吃热性水果。一般而言,榴莲、荔枝、菠萝、龙眼、水蜜桃、芒果等属热性水果;山竹、奇异果、西瓜、香瓜等属寒性水果;苹果、生梨、葡萄、香蕉等属中性水果。
在南京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医师金小晶看来,有些病总是好不了,很可能也是吃错水果导致的。比如,有些胃病患者胃酸比较多,如果常吃水果,就可能加重反流表现,结果反而伤及肠胃;患有扁桃体炎、咽炎的人应少吃热性水果,否则会加重病情。
贪吃水果会招来3大麻烦
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胡江看来,贪吃水果会招来3大麻烦。
皮肤变黄。如果平时柑橘类水果吃多了,皮肤有可能变成橘色。这是由于柑橘水果的颜色主要来源于类胡萝卜素,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在人体内沉积下来,逐渐把原本偏白的皮下脂肪“染成”黄色。
影响药效。比如,香蕉与部分保钾利尿药(氨苯喋啶、阿米洛利)“有仇”;橘子一般不宜与降脂药同吃;西瓜会影响温热中药(人参、黄芪)的效果。一般而言,如果在服药期间,吃水果和服药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
让人长胖。现在为了迎合人们的口味,很多水果经过育种培养,其中的含糖量越来越高。如果平时吃太多水果,很容易增肥长胖。
看升糖指数选水果
中国注册营养师陈彩霞提醒,老年人吃水果应该控制量,平时多选择一些升糖指数低的水果。
研究表明,大多数水果升糖指数(GI)较低,升高血糖的作用并不强烈。例如苹果、梨、桃、杏、李子、樱桃、葡萄、柚等大部分水果的GI值明显低于馒头、米饭、薯类等食物,这类水果连糖尿病患者都能适量食用(每天不超过200克)。
少部分水果,如菠萝、芒果、西瓜、芭蕉、香蕉、猕猴桃等升糖指数偏高,糖尿病患者可少量食用(每天不超过100克)。个别水果如大枣,升糖指数较高,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