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陪诊师,不仅仅是陪护

2021-08-18 10:08:46来源:老年生活报编辑:张炼

前段时间,一条关于职业陪诊师的视频走红网络,“陪诊师”这一职业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记者追随天津市一对陪诊师夫妇的脚步,看看这个行业能否成为城镇化和老龄化之下,“孤独就诊”难题的解决方案。

最陌生的“亲人”

王中原和张敏夫妻,都是职业陪诊师。做陪诊师两个多月以来,王中原已经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比如接到最多的单是“孩子给父母下的单”,“老年人自然而然成为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

王中原今天陪诊的是73岁的王大爷。王大爷独居,唯一的儿子留学回国后留在南京。今年7月,王大爷突然在家晕倒。儿子赶回来带他看病,最终被诊断为严重贫血,需要治疗一个月。但儿子却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办法留在天津那么久。

谁来陪老人看病?于是,王大爷的儿子通过网络,联系到了陪诊师王中原。每隔一天,王中原都会准时出现在王大爷家门口,搀扶老人、帮忙打车、入院扫码登记、陪伴打针。如果不穿上陪诊师特制的红马甲,很难分清是亲人还是外人。

同时,张敏正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准备陪一位老人做CT检查。见到老人,张敏赶紧迎上去说:“阿姨您好,我是您女儿的同事!”

张敏解释,“老人的女儿找到我们,因为老人怕花钱,所以不敢让她知道是花钱请的陪诊师,还特地嘱咐我不要穿工作服,见了面就说是同事。”张敏说,她和同事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现在已可以应对自如。

做陪诊师一年,张敏陪伴了不少老人,在医院奔走的过程中,她最大的感触是越来越智能化的医院,却给老年人带来了许多不便。“现在很多医院都设有自助挂号、缴费的机器,但机器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不是便利,而是负担。”

“不能把这事儿当成纯商业”

通过调研,王中原发现“看病缺乏陪护”是很多老年患者的难点、痛点,所以他们希望通过提供专业看病陪诊服务,来解决这些难题。

在王中原的公司,一般陪诊半天收费在200元左右,全天8个小时收费大约300元。开业至今,王中原平均每月能接到20单左右。这样的收入,对于企业运营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至今也没盈利。

但王中原怀着希望,“不能把这事儿当成纯商业去做,否则做不下去。”在他看来,这一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城镇化和老龄化是陪诊需求出现的重要原因,城镇化快速推进,人口老龄化加速,但许多社会化的服务都没有跟上,从而使得陪诊需求会越来越迫切。

“陪诊不仅仅是排队挂号、帮忙拿药、陪着看病这么简单,陪诊提供的是个性化的专业服务,因为顾客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接触的都是需要照顾的人,只有去用心关注客户的需求,带着感情去工作,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才能让顾客满意。”王中原说。

陪诊市场正在起步

“大多数客户对陪诊师专业性的要求并不是很强,客户对陪诊服务还不了解,更在乎的是性价比。如果盲目提高团队的专业性要求,势必要提高收费,客户其实是不买账的。”他分析。

王中原在多地调研,发现在北京、西安等城市,有零星提供陪诊服务的公司,其余大多还是私人通过网络接单,“全国的陪诊市场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近来,找上门来的订单越来越多,有些是儿女在外地的独居老人,有些是丈夫忙于工作而不得不自己去做产检的孕妇,有些是独自在外工作而一个人做手术的年轻人,有些是分身乏术的单亲妈妈……王中原和同事们陪着一个又一个人度过他们人生中的“孤独时刻”。

“有的时候,你只要陪在他们身边就够了。”张敏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