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睡不好?认清这六个误区

2021-09-06 11:03:08来源:浙江老年报编辑:张炼

人民银行3日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表示,2021年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为66.81,与2019年相比,提高了2.04,在全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报告指出,从重点群体看,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在年龄上的分布呈现倒“U”型,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老一少”是金融教育持续关注的重点对象。其中,老年人在适应金融数字化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依赖传统渠道和方式满足自身的金融需求,要关注老年人的数字金融转型风险,保持足够耐心,避免老年人在转向数字渠道时遭到非法金融活动的侵害,加大对老年人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对此,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金融服务在破解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方面责无旁贷,要为老年人办理金融服务提供更多便利。还要创新推出一些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杜燕飞)

睡不着睡不好?认清这六个误区

睡眠质量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关于睡眠的误区值得注意。

误区一:边看电视边睡觉边看电视边睡觉,对健康人和睡眠有问题的人来说都是不好的习惯。有困意就要去床上睡觉,而且在床上不要做与睡觉无关的事情。

误区二:喝酒有助于睡眠酒精对于入睡是有一定帮助,但酒精会损害睡眠质量,破坏正常睡眠结构,而且容易导致早醒。事实上,喝酒不仅不能解决已有的睡眠问题,还会导致其他睡眠问题。

误区三:睡前剧烈运动有助于睡眠如果在睡觉前剧烈运动,会增强交感神经活动,使得大脑过度兴奋而影响入睡。

误区四:晚上失眠白天补觉晚上没睡好,白天补一觉;工作日睡不够,周末补个大懒觉。这种方法不可取。白天补觉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晚上继续睡不好。即使一整晚不睡,白天也不要补觉,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把觉都留到晚上去睡。

误区五:打呼噜的人睡得香实际情况是,晚上睡觉打呼噜会引起第二天早上头疼、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长期打呼噜会导致高血压、血糖异常、认知损害、代谢紊乱、消化不良等多种身体问题。

误区六:长期忍受睡眠障碍困扰,却不去寻求专业治疗睡眠障碍对人的伤害非常大。它不但会使患者精神萎靡、头昏脑涨、情绪失落,长期下去有可能发展成为抑郁症。同时,长期睡眠障碍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特别是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病和慢性病的人群。如果自我调节不成功,效果不明显,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