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救助、基层治理……民政部集中回应了这些问题

2021-09-24 15:31:28来源:新华社编辑:张炼

2021年9月17日,国新办举行扎实做好民政在全面小康中的兜底夯基工作发布会,民政部部长李纪恒,副部长高晓兵、王爱文、詹成付等出席发布会,就群众关心的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我们一起来看看都介绍了哪些内容?有没有你关心的问题呢?

针对基本生活困难群众

2020年底

4425.9万人

纳入城乡低保

477.4万人

纳入城乡特困人员供养

针对孤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2020年底

全国集中养育孤儿

平均保障标准达到

每人每月

1611.3元

社会散居孤儿

平均保障标准达到

每人每月

1184.3元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分别惠及1214万人1475.1万人

“十四五”时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时期,为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民政部门将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等工作,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群体纳入动态监测范围。此后,民政部将持续做好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拉紧防止返贫致贫的制度防线。

社会组织是做好基层社会治理不可忽视的力量。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89.4万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万多倍,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社会组织发挥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国有9万多个社会组织直接开展了脱贫济困项目,投入资金达到1245亿元

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离不开慈善的助力。

到2020年底

全国登记的慈善组织达到

9480个

净资产近

2000亿元

下一步,民政部将推动完善税收优惠等慈善制度与政策、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加强慈善组织的建设,动员更多人参与慈善事业。

面对汹涌而来的“银发潮”,如何守护“最美夕阳红”?

据统计

2012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71亿元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截至2020年底

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

32.9万个

床位821万张

床位总数比2012年增长了97%

老年人高龄津贴惠及

3104.4万人

养老服务补贴惠及

535万人

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惠及

81.3万人

针对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倾向居家养老的现实需求,“十三五”期间,民政部对人均养老面积等方面作出硬性规定,并加大资金投入。“十四五”时期,民政部将在城市建立“15分钟圈”的养老服务圈,在农村建立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民政部将促进婚姻家庭和谐美满作为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予以推进,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入推进婚俗改革,为群众减轻负担。

民政部选定了一批婚俗改革试验区,倡导“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担当、互敬互爱”的婚恋理念,推动试验区出台遏制天价彩礼、遏制大操大办、遏制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引导群众自觉为爱减负。

2

贯彻《民法典》离婚冷静期制度,帮助婚姻当事人修复婚姻关系。

主要通过为当事人提供心理疏导、调解纠纷等服务,促进婚姻当事人家庭和睦。

3

开展婚姻登记的跨省通办试点,方便群众办事。

从今年6月1日起,在全国七个省、两个省会城市开始,从6月1日—8月31日,各试点地区共办理跨省婚姻登记9703对,其中结婚登记8143对、离婚登记1560对,有效满足了群众需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