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后,气温逐渐下降,这是很多疾病高发的季节,对于老年人来说,做好这几类疾病的日常防护,尤为重要。
老胃病
专家表示,气温降低,胃遇冷易发生痉挛性收缩,因此会引发胃疼、胃胀、腹泻等不适。
1.胃是冷不得的,护胃首先要防寒保暖,患有慢性胃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者更应特别注意。平时贴个暖宝宝或多穿件保暖背心,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等。
2.脾胃虚寒的人需要补气血温阳气,推荐一款养胃汤:太子参15克、生黄芪30克、柴胡3克、当归10克、仙灵脾10克,加水煮开即可。专家提醒,胃肠不适通常病因复杂,切忌自我诊断,最好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老慢支
慢性支气管炎易在秋冬季极易复发,老年人在生活细节上要格外留意。
1.防止颈部受凉。多数慢支患者因肺热肺燥而贪凉,疏忽大意乱穿衣物。生活中,老年人要防止颈部受凉,颈部有丰富的血管和穴位,易纳凉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慢支复发。因此,外出最好穿件高领毛衣或围上围巾。
2.使用加湿器。房间干燥的卧室可使用加湿器加湿空气,尤其夜间更应注意,没有加湿器的可在暖气管边放盆水,也能达到一定效果。
老寒腿
天气渐冷,人体血液循环减慢,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一族的老寒腿愈发严重。
1.戴个护膝。保暖性好又有一定支持作用的护膝可说是“老寒腿”患者的最佳“保护神”。因此,有关节疾病以及怕冷的老年人应该备好护膝。
2.自我按摩。专家表示,老年人还可以进行自我按摩。方法如下:五指并拢,全掌紧贴大腿、小腿或膝盖皮肤,稍用力施压,沿直线往返快速擦动,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此种按摩可以在泡脚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