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些药物要“首剂加倍”呢?

2022-01-14 10:26:55来源:快乐老人报编辑:张炼

到医院看病开药时,可能会听到医生说:“第一次吃这个药时,记得剂量要加倍。”很多患者会认真照做,但也有患者忘记首次增加剂量,或认为加不加量无所谓。也有些人,自己或家人生个小病,就擅自将药物剂量加倍。日常生活中,此类错误做法很常见。到底哪些药物要“首剂加倍”呢?

为何要“首剂加倍”

药物需要在体内历经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只有当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后,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如果药物的半衰期较长,达到稳定血药浓度也相应需要较长时间。这种情况对于重症患者来说非常不利,因而临床上会采取“首剂加倍”的给药方法,以求尽快控制急症,后续再给予常规剂量以维持药效。

三类药物要“首剂加倍”

“首剂加倍”的代表性药物为抗微生物类药物、微生态制剂和止泻药等。

抗微生物类药物在“首剂加倍”的情况下,可以及时控制感染。常见首剂量需加倍的口服抗微生物药物有阿奇霉素、米诺环素、替硝唑、氟康唑、氯喹等。除口服给药外,静脉给药有时也需首剂加倍。例如:万古霉素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时,首剂为25—30毫克/千克,维持剂量则为15—20毫克/千克。

还有一些药物在首次给药时也可以加倍使用:地衣芽孢杆菌用于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急慢性肠炎、腹泻,也可用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胃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首剂服用500毫克;蒙脱石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服用剂量就可以加倍;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应以300毫克的剂量开始,然后以每日1次75毫克连续服药。

切勿盲目“首剂加倍”

并非所有药物都能“首剂加倍”,大部分疾病也并不需要“首剂加倍”。只有起病较急、病情较重时,医生才会根据药物的特点决定是否首剂加倍。

如果盲目认为,不论什么病、什么药,“首剂加倍”就能好得快,则有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例如:华法林过量服用可导致出血,而地高辛中毒则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还有些药物本来首次给药就可能出现不适感,例如特拉唑嗪,首次给药时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和晕厥,如果剂量再加倍,会大大增加不良反应。老年人、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请谨遵医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石浩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