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政局近期会同市财政局、团市委三部门共同联合发布《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将于2022年6月1日起实施。经培训后,年满18周岁、身心健康的北京市常住居民都可成为志愿者,并在“时间银行”建立个人账户,每服务1个小时可获得1个时间币并存入账户,“时间币”可用于兑换相关养老服务。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介绍,所谓“时间银行”,是指以时间币的方式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长进行记录和储蓄,志愿者服务1个小时可以获得1个时间币,最小的存储单位是0.5个时间币,单次服务时长不满15分钟则无法获得时间币,时长满15分钟但不足45分钟的可获得0.5个时间币,满45分钟但未达到1个小时15分钟的获1个时间币,以此类推;实际服务时间将计入志愿者个人的总服务时长。
有了时间币,志愿者既可以在60岁以后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供本人使用,也可赠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直系亲属,还可向北京市民政局发布的信息管理平台捐赠,通过平台向有需要的老年人二次分配“时间币”。老年人有了时间币,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发布养老需求信息,与志愿者对接,用时间币享受志愿者提供的为老服务。
年满60岁的老年人,只要身体健康,就仍可参与到为老志愿服务中,用服务来积攒时间币。针对经济困难、重度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重度残疾老年人等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和高龄老年人,以及其他急需社会给予帮助的困难老年人等特殊老年人群,北京市各区民政将结合实际情况,优先为上述特殊老年群体免费赠予一定数量的时间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