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足!古人还有这些过年的风雅习俗

2022-01-30 09:52:4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张炼

 

 

● 2月1日我们将迎来农历壬寅虎年。虎与福、富谐音,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希冀,希望福运临门、虎虎生威、平安吉祥的美好寓意。早在汉代武帝时期,我国就依照《太初历》正式确立以正月为岁首,同时把二十四节气也订入了历法。

●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要举行形式丰富多彩的庆贺新春活动,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除开大众熟知的过年习俗外,过年的古人还有一系列鲜为人知的风雅习俗。跟随我们,一起去感受古人的雅致春节。

01

青衣迎春

中国春节的代表颜色是大红色,过春节,大家都穿得红彤彤的一片,彰显过年的喜气和热情,而古人则认为春节过后万物生长,草叶萌芽,在属性上对应的颜色是青,也就是现在的绿色,在古代,大户人家都会以青色的衣服作为开门迎春的吉祥装扮。

02

过新年饮椒柏酒、食七草粥

椒柏酒指椒酒和柏酒,是用川椒、侧柏叶浸泡白酒而成,汉代的农历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同时图一个好意头,祝愿身体健康,新的一年无病无灾。

七草粥又名七菜粥,烹饪材料皆为春天的代表性草本植物,包括:水芹、荠菜、鼠曲草、繁缕、宝盖草、芜菁、萝卜,其味道鲜美清淡。

食七草粥是中国旧俗,在正月里食用七菜粥,取迎新去晦之意,如今人们只记得腊八节吃腊八饭,却忘了春节要吃七草粥。

03

簪花与赐花

不论男女,过新年都会戴花,古人深信花开富贵的寓意。

古代春节大多在二月,鲜花是极难培育和极其罕见的,民间多是把彩纸、金箔做成花朵的样子,然后插戴,唐宋之后,花农逐渐掌握调节鲜花的开放时间的技术,这时候就有更多的花可供选择了。

04

御风而行

《要览》记载:“列子御风而行”,列子需要在春节当天御风归于八荒,风吹过的地方则草木生长。

当然,对于中国古人来讲,乘风而行显然是无法做到,他们有更切实际的做法,据《玉泉记》中记载,人们取嫩竹为管,在竹管内放入草木灰,微微拂过的春风带走飞灰,称为“葭管飞灰”。

05

岁朝清供

岁朝清供就是在春节期间陈列于室内案头的清雅摆设,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以香花果蔬替代了牛羊,陈列地点从神前的香案转移到了的卧室或书斋,在烟火味浓烈的春节期间增添几分春意与雅趣。

老百姓也以自己的拳拳之心,养一盆青蒜,折一枝腊梅,插几根天竹,表示他们朴素美好的祈愿,有小孩的人家,还会忙里偷闲,选一枚大红圆罗卜,去尾,挖肉,加水,不几日,通红的萝卜便会长出嫩黄,碧绿的缨子来,给家中增加些许暖意与欢笑!

06

贴“镇宅神虎”

镇宅神虎又名母子虎老虎,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古时候老百姓把老虎视为保护人们生活安宁的象征,在秦汉时期,人们在过年时在门户上图绘神虎的形象以驱邪,是最早的门神之一,这个习俗也一直沿袭到近代。

不管什么习俗,都表达了中国人对来年生活的美好向往与祈愿,愿国泰民安,山河无恙,最后祝大家新春快乐!

出品人:毛漫丁 喻茂

策划:谭曦 李金芯

动画制作:李金芯 杨吉祥

海报: 李金芯

四川日报全媒体视觉中心出品

    编辑推荐